第532章 雄文现世_大明伪君子
笔趣阁 > 大明伪君子 > 第532章 雄文现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32章 雄文现世

  安得梅开向四时,骚人日日可吟诗。年来万事心都懒,只有吟梅兴未衰。

  雪中寒梅,香山文会,少长咸集,群贤毕至,修契事也。

  飘雪初晴,梅花漫野,香山,实在是文会最佳之所。

  更何况,发起这次香山文会的,乃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李东阳,李西涯公。

  李公阳少年高中,成化初年便高中进士入了翰林,乃是大明有名的神童之一,此时不过三十几许。

  但他这十六七年仕途不甚得意,只做到了从五品侍讲,所以称得上不得志的冷板凳。

  但他算是词臣里最喜好文学的那一批人物,京城文坛之望,围绕在他身边谈诗论文的大家宗师着实不要太多,且都是仕途不甚得意之辈,言谈无所顾忌、意气洋扬。

  李东阳俨然有文坛大宗师气象,又素以喜欢提携后进闻名,其指点后辈文章,当然不在话下。

  因而李东阳发起的文会,令无数士子趋之若婺,纷纷怀揣着自己得意之作,削尖了脑袋也要挤到文会之中,竟是一帖难求,让一些黄牛党狠狠地赚了一笔小财。

  与会者人人都憋足了劲来个一鸣惊人,名动京师。

  不过与会诸人谁也不是易与之辈。

  这些能与会的举人,哪个不是在家乡受无数父老仰视的存在,不是名士亦是才子,都是有真材实料之人,随便单抽一个出来,都是吊打一府的霸王级人物。

  因此想要在这一片红海中杀出头,凭个人的才华和文章得到众人公认,难度不亚于会试。

  偶然有一两篇出彩的文章出现在文会上,众人口头上礼貌性地赞上几句,大家点评两句,已是了不起了,得到李东阳这个文坛盟主点赞的,几乎没有,更掀不起什么波澜。

  因而大多数文章都只能在众举子间互相点评交流居多,好好的一场文会,显得沉闷之极。

  不过时辰还早,一些真正的大牌文士还没有真正到场,大家也并不着急。

  便在这时,一名似是来赏梅的士子喝得有些上头,见状士子呵呵一笑,轻飘飘地把《东厂十弊论》的文章递了上去,然后便“世人皆醒我独醉”地趴到了桌子上酣然入睡。

  《东厂十弊论》的文章,先是递到了一名年轻举人的手上。

  这名自诩神童的小举人,先是看了题目,不由一惊,继而冷汗淋漓地将此文接连读了三遍,不由惊叹不已,拍案叫绝。

  其身旁好友惊其异色,知这小举人素来眼高于顶,素不服人,不免好奇地夺了过去。

  这一看,顿时身子一震,二震,再震,困扰数日的风寒竟然不药而愈,浑身通泰,手舞足蹈。

  众人讶其异状,纷纷问其情由,举子不答,以文示之。

  众人争相阅读,无大既骇且惊而后义气昂然,皆曰此乃檄文也,可与古之骆宾王讨武檄文,蔡邕之讨曹檄文相比拟矣!

  众人看到署名上写着佚名后,便有人问这位佚名兄,现在何处?

  小神童一指桌上酣睡之醉鬼,众人皆是叹服:“此真妙手著文章,率性坦荡之君子也。”

  不料那醉鬼此时恰好被冷风吹醒,看到众人拿着文章围观自己,不由笑道:

  “此非吾作也,乃是之前山下沽酒时从酒店老板处所得,此时这篇文章怕是已贴满了大街小巷了吧?”

  众人听后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,这简直是要与东厂不死不休之势,绝不是写写文章这么简单,有人道:

  “这就难怪了,佚者散失之意也,佚名便是无名啊,也可以说谁都是作者,此文写出天下人之心声,岂不是天下人皆可是作者乎?”

  众人这才理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,

  文章迅猛地流传了开来,很快就传到了李东阳手中。

  李东阳细读了三遍,叹道:

  “此文不讲求平仄对仗,文字如火山喷薄,近者皆燃,其言词平易,便连贩夫走卒亦能读懂,然其内中思想却是深深发人深省,此真鼎故革旧,推陈出新之文也。”

  以李东阳的身份,当然不便针砭时政,便从另一个角度去肯定这篇文章,听了他的话,众人回想起此文的格式,亦不由反思起来。

  大明中前期,言必称复古,文不离汉唐,打着以秦汉为绳,唐宋为宗的旗帜,但文章都是乏善可陈,不离前人藩篱。

  虽然有人喊出‘文因时而作,因时而变’的口号,但究竟该怎么个变法谁都搞不清楚。

  一直要到王世贞等人出世后,大明文风才为之一变。

  而此时方唐镜这篇《东厂十弊论》,这等用语精当,直抒胸臆,读后却能让人耳目一新还能令人深思的文章,顿时令人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。

  之前众多文章里也有不少佳作,虽然不如此文,可是从格式上说,已经走到尽头,难免给人千篇一律之感,而《东厂十弊论》这等随心所欲,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体,自然得到所有人青睐,其余文章自然便失去了颜色。

  与会诸大家亦不由叹服道:“此文珠玉在前,天下文风将因之而变矣。”

  当然,文人相轻总是难免,便有翰林道:“可惜此人藏头露尾,非君子所为也。”

  于是有人便道:“似此字字如枪,句句诛心之作,定非无名之辈,大家猜猜是何人所作?”

  这话算是说到了众人心坎里去了。

  《东厂十弊论》到底是谁所作?

  众人互相打听,可在场所有人,都说不是自己,尤其那醉酒举子,被众人不断逼问得几乎都要哭了,众人再三不得要领,于是又都纷纷笑骂这等‘装弊挨雷劈’的行径。

  一位吴姓举子忽然恍然大悟道:“定然是那四省学霸,他们此时人未至,便用一篇文章先行造势,然后闪亮登场,用心险恶之至!”

  所谓四省学霸,指的就是四大科举强省的五经魁首,众人亦是恍然,心有同感。

  天下读书人,除了这眼高于顶的四省学霸,谁做得出这样的事?谁敢做这样的事?

  便在这时,香山脚下,驶来三辆朱红呢子马车。

  车上下来三名身着华服,玉树临风的士子。

  这三个人解下身上的风衣交给身后的仆从,便朝着山上行去。

  山上众人见到三人,顿时惊呼道:

  “冉中允,吕思成,林端木三人竟是联袂来了。”

  冉中允,吕思成,林端木三人确实都是来头不小。

  冉中允今年二十有六,江西解元。

  吕思成二十刚出头,福建解元。

  林端木二十七八,浙江解元。

  三人都天下最有含金量的解元。

  四大科举强省来了三个,且是联袂而来,真真是异数。

  若是方唐镜今天也来此文会,那便是大四喜了。

  三人之所以到了现在才来,实是三人互访,有过一番龙争虎斗,才学到了他们这个地步,轻易不肯服人的,三人切磋了一番,谁也折服不了谁,不过倒也惺惺相惜,便一同来了文会。

  当然,他们知道方唐镜应该也是得到了请柬的,便打算寻方唐镜切磋一番,称一称方唐镜这个十七岁的解元是否名副其实。

  众人迎了下来与三人行礼,三人也一一还礼,但三人外似平易,内实自傲,并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。

  在他们心里,至少也是四大科举强省的五经魁首之辈才可以与他们称兄道弟,余者不足道也。

  何况,在他们看来,自己注定是这次文会的主角,这些死跑龙套不过是衬托鲜花的绿叶罢了,不值得多加关注。

  有礼宾道:

  “冉兄,吕兄,林兄,三位一时之俊彥,联袂而至,真乃蓬荜生辉也。”

  “蒙西涯公相邀,敢不从命,不知南直隶方解元可在?”吕思成问道。

  三人最关心的便是与他们同为解元的方唐镜,其他人,谁耐烦记这许多。

  “尚未见人。”礼宾回道。

  这三人都是博学敏才之士,又年轻气锐,自以为天下唯吾与使君耳,听到方唐镜还没到,不由有些失望。

  当然,对于李东阳这位文坛大师诸人也是仰慕的,何况还要请人点评自己文章呢?

  吕思成便道:“请前面带路,在下等先拜见李先生。”

  三人不称李东阳官衔,以先生代之,既有后辈的礼节,又表明了自己迟早也是要进翰林与李东阳同堂共处的。

  礼宾却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老油条,年轻人的心思一看便知,便不动声色地说道:

  “大人正与诸位翰林在讨论一篇奇文。”

  三人一怔,奇文?倒也有趣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