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. 26.东篱书院_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
笔趣阁 >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> 26. 26.东篱书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6. 26.东篱书院

  《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》最快更新

  孙夫子年过半百,头发花白,看起来却是精神奕奕。

  他放下了手中的笔,把写有“天道酬勤,厚德载物”几字的两张宣纸递给钱勤学,“敏之,稍后把这贴在启蒙班甲班与乙班的墙上。”

  钱勤学接过宣纸后不疾不徐地卷好,然后继续在一侧站好。

  孙夫子朝秦朝宁招手示意上前,“此前可有识字?读了哪些书。”

  闻言,秦朝宁口齿清晰地把自己已识字,但字写得不好实话实说,然后他再把已读书籍的书名一一念了一遍。

  “老夫听闻你能过目不忘,可有此事?”孙夫子起身,绕过书桌走到秦朝宁面前。

  这会满心满眼都是幺子的秦柳氏,宽袖都要被她揉成破布模样,额前冒出细汗。她不敢发出动静,只能在一旁看着。

  秦朝宁顿了顿,“朝宁不过记事能力优于常人。”

  他上辈子的记性也很好,投在这个时代的秦朝宁身上后,记忆能力仿佛直接拉满。一本启蒙书籍他确实看一遍便能记下内容,目前其他书籍的话,他还没实践过。

  “黄帝画野,始分都邑。后面的你且记得多少便说多少罢”,孙夫子捋了捋自己的白长须。

  秦朝宁听罢便认出这是出自《幼林琼学》。《幼林琼学》共四卷三十三篇,“黄帝画野,始分都邑”是卷一《地舆》的开篇。

  他缓缓默念道,“夏禹治水,初奠山川。宇宙之江山不改,古今之称谓各殊。北京原属幽燕,金台是其异号;南京原为建业,金陵又是别名……”

  待他背诵完了《地舆》,抬眸看了一眼夫子与钱勤学均未喊停,便又继而背起《岁时》、《朝廷》…《科第》…《讼狱》…直到最后卷四的《花木》。

  他话毕了,孙夫子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。

  “《千家诗》呢,你记得多少”,孙夫子继续问他。

  “……”

  秦朝宁嗓子干涩,不由得咽了咽。

  停顿一息,他站直乖乖,目光澄澈,语气淡然地应道,“二百二十六首。”

  《千家诗》中的律诗和绝句,全书合计二百二十六首。这是……还要背吗。

  听罢,孙夫子才稍稍面露满意之状。他抬手指着书桌,“你去默写其中一首诗让老夫瞧瞧看。”

  这下,秦朝宁终于稍稍放松了。

  他在秦柳氏和钱勤学关切的目光下,走到书桌前。由于个头不够高,他看了一眼众人,见他们没说什么,便自行搬来闲置的椅子爬了上去站着,才拿起夫子用过的那支毛笔,起手、点墨、挥写。

  五指握笔法的架势倒是有模有样。

  等他放下笔,孙夫子才走上前去查看。

  秦朝宁写的是《三月晦日送春》,是一首传达惜春心情的七言绝句。现下临近清明,又一个春去夏始的循环,孙夫子对于他的选诗无甚可挑剔。只是,这孩童的字确实如他自己所言,有些不堪。

  为了写字而写字,有形无态无风骨。

  孙夫子:“……”

  还……挺实诚。

  他清了清嗓子,视线把藏书室的其余三人都看了看,才吩咐道,“秦朝宁明日便可来报到,需在启蒙班甲班进学半载,才转入举试班乙班。你们可有异议?”

  “谢过夫子”,钱勤学应道。

  “妾身谢过夫子”,秦柳氏心中的大石落地,轻蹙的眉间瞬间抚平。

  “谢夫子”,秦朝宁也学着行了个礼。

  孙夫子缓缓点了点头,“束脩,一两银子一年。明日你们送他来时,需自行带上薄被一件,换洗衣物两套,一旬的米粮三十斤,再把束脩交了,便可领牌子到舍号入住。”

  “妾身记下”,秦柳氏立即应道。

  这事敲定下来,孙夫子就让钱勤学带着他们离去,顺便给他们讲解一番在东篱书院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
  在秦朝宁走出藏书室前,孙夫子还交待他,在东篱书院进学期间,藏书室这里他可常来,书籍也抄录,不懂的就去请教举试班的师兄们。

  秦朝宁再次行礼道:“朝宁谢过夫子!”

  片刻后,等他们都

  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】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